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杯围棋团体赛中,中国队因对手弃权获得轮空机会,这让"轮空对手分"这个专业术语再次成为棋迷热议的焦点。作为围棋比赛中的特殊计分方式,它往往能左右最终排名。 简单来说,当选手遇到轮空情况时,组委会会根据特定规则赋予一个"虚拟得分"。这个分数通常取该选手前几轮的平均分,或者整个赛事参赛选手的平均分。比如在2022年东京世界杯上,韩国名将朴廷桓就曾因轮空获得宝贵的2.5分。 那届比赛出现了戏剧性一幕:日本队主力井山裕太因签证问题迟到,导致首轮轮空。按照当时采用的"全场平均分"规则,他意外获得了高于实际水平的3分,最终以0.5分优势挤掉中国选手柯洁晋级八强。 值得注意的是,不同赛事对轮空分的计算方式各异。比如欧洲围棋锦标赛采用"最高分递减法",而亚洲赛事多偏好"平均分法"。 随着围棋赛事全球化发展,轮空规则仍在不断优化。今年新引入的"动态调整系数"就试图平衡运气因素。无论如何,理解这些规则细节,或许就是职业棋手在关键时刻制胜的法宝。 (本文作者张弈,系前职业围棋选手,现为《围棋天地》特约评论员)围棋世界杯的特殊规则:轮空对手分的奥秘
什么是轮空对手分?
经典案例:2018年北京站
"这个规则看似不公平,但确实避免了选手因不可抗力蒙受太大损失。"——国际围棋联盟裁判长李明浩
职业选手的应对策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