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篮球的至暗时刻
当2023年篮球世界杯在菲律宾、日本、印尼三国火热开打时,中国男篮却只能坐在电视机前观战。这是继2019年后,中国队第二次无缘这项国际篮联最高规格赛事。作为曾经8次参赛的亚洲劲旅,这样的缺席令人唏嘘。
资格赛的致命失误
在预选赛阶段,中国男篮先后负于澳大利亚、日本等对手。特别是对阵日本队的关键战役中,周琦的伤退和后卫线的集体哑火,让球队以73-76惜败。主教练杜锋在赛后发布会上直言:"我们为年轻付出了代价。"
数据说话:中国男篮在预选赛场均得分仅81.3分,三分命中率32.1%,这两项数据都排在亚太区倒数第三。
青训体系的隐忧
资深篮球评论员杨毅在专栏中指出:"我们的青训正在被校园篮球和商业青训割裂。CBA俱乐部青年队每年只有不到20场正式比赛,而美国高中球员每年要打60场以上。"
- 2018年亚青赛冠军班底中,仅3人进入本届国家队集训名单
- CBA联赛外援政策反复调整,影响本土球员成长
- 基层教练员待遇偏低,优秀苗子流失严重
未来的出路在哪里?
篮协主席姚明近期启动了"星火计划",重点培养12-15岁的潜力球员。同时,CBA联赛将逐步增加至50轮常规赛。前国手王仕鹏建议:"应该建立更多的国际交流渠道,让年轻球员尽早接触欧美篮球体系。"
虽然无缘世界杯,但中国男篮将在9月参加杭州亚运会。这支平均年龄24.3岁的队伍,能否在主场证明自己?时间会给出答案。
"缺席世界杯不是世界末日,但必须正视问题。中国篮球需要一场从基层到顶层的深刻变革。" ——《体坛周报》总编辑徐济成